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缅甸诈骗诈骗史
这句话本是一部霸道总裁小说中的一句话,在某短视频平台一位视频主为这段话配了一段音,声音很有磁性,有一种霸道总裁和小公主的既视感,于是“缅甸北部”这个词汇瞬间火了,一度走上热搜,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甚至产生对缅北的憧憬。
但明白人都知道,缅甸是诈骗犯的聚集地。诈骗中国人民群众的骗子,有60%在东南亚,而其中又有差不多10万人在缅北。所以这句话应该是:这里是缅甸北部,我做电信诈骗的地方,欢迎来到我的世界,待宰的小羔羊。
缅甸诈骗诈骗史
缅甸是个联邦制国家,一共有7个省,7个邦和两个中央直管市。其中,位于东北部的掸(shan)邦是缅甸联邦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邦,面积有15.5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30万,60%是掸族。
这个掸族和国内傣族同源,因为与当地政府有很大矛盾,内部纷争不断,处于军阀割据状态。这也是此地盛产骗子的根源所在。
我们都知道诈骗起源于台湾,随后渗入国内,随着国内警方的打击,逐渐转战至东南亚。这里的诈骗业经过发展,俨然已经成了当地的经济支柱。
缅甸诈骗集团的出现大约在2015年,那时当地警察积极配合,国内警察在办案时也很顺利,通过两方警察联合办案,国内警方把人带走,当地警方也通过收缴物资获得一笔不错的收入,双方实现共赢。
但到了2018年10月之后,据说由于缅甸方高层被贿赂,当地警方不仅不配合,甚至给骗子通风报信,国内警方越来越难办案。
2019年,中缅边境的电信诈骗达到巅峰。果敢、佤邦、小勐拉如火如荼地开发着,小勐拉科技园、佤邦孟平开发区科技楼、贺岛开发区智慧园拔地而起,昔日犹如过街老鼠的诈骗团伙,在缅北混得风生水起。诈骗业已经成为了当地的经济支柱。
官方发布提醒
缅北不仅会通过诈骗的方式毒害国人,还非法招募劳动。就在“缅甸北部”的热搜发布不久,河南信阳公安就紧急提醒:不少中国公民被骗往缅北遭敲诈勒索强迫卖淫。 #中国公民被骗往缅北遭敲诈勒索#也上了热搜。
据河南信阳公安局官方微信今日通报,近期,国内公安机关接报多起中国公民被骗往缅甸北部地区,进而遭绑架、非法拘禁、敲诈勒索、强迫卖淫的刑事案件。不少中国公民轻信“赴缅甸打工”的招募信息,赴缅后被强迫从事电信诈骗、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如受害人拒绝或不能完成“业绩”,犯罪嫌疑人即实施殴打、拘禁、敲诈勒索、强迫卖淫等犯罪行为。
犯罪分子用高薪在国内招工,然后偷越国境,而这些劳动不仅工作环境恶劣,而且人身自由受到严格的限制,稍有不从便会被殴打、电击、泡水牢。如果后悔想要离开,至少要交3万元的赎身费,反抗强烈的便会被卖去贩毒、卖淫,甚至被打死。
缅北黑平台产业链
在缅甸北部,黑平台的整条产业链基本都是国人。诈骗起源于台湾,因此针对国人的诈骗首脑基本都是国人,诈骗人员也是通过非法中介从国内诱拐过去的。
其中作案工具时常也由国内提供,去年临沂警方破获一个专门从事黑平台制作的犯罪团伙,经查,该犯罪集团专门从事诈骗APP研发、维护,共研发40余个诈骗APP出售给柬埔寨、缅甸等境外诈骗团伙并提供技术支撑服务。该团伙涉及APP共串并案件73起,涉案金额1866万元。
最终让无数国人受骗。
总结
缅甸没有小公主,有的是遍地的诈骗犯!众所周知的外汇杀猪盘就是起源并盛行于“东南亚”,如今国内的外汇投资者也被殃及,不要以为这些骗局离你的生活很遥远,其实它就在你的身边,无论是交友还是投资,一定要多一份提防!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在数字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和金融知识唾手可得,社交媒体和网络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聪明”。但现实却令人警醒——投资诈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愈发猖獗。
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的普及,网络诈骗案件在马来西亚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尤其是虚假投资骗局对公众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网络投资广告层出不穷,许多投资者被“高收益、低风险”的诱人承诺所吸引,纷纷投入资金。然而,隐藏在这些光鲜广告背后的,往往是精心设计的骗局。
一位72岁的妇女通过社交媒体加入了一个假的金投资计划,结果损失了超过260万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