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近期第一前海金融董事長,原摩根大通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龔方雄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股市整體估值已經非常便宜,這一輪反彈,實際上是經濟前景以及估值的驅使,應該很有持續性。”同時,他在這一輪市場反彈中,非常
近期第一前海金融董事長,原摩根大通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龔方雄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股市整體估值已經非常便宜,這一輪反彈,實際上是經濟前景以及估值的驅使,應該很有持續性。”同時,他在這一輪市場反彈中,非常看好中國券商板塊,因為他覺得未來中國證券行業的兼併重組是必然趨勢。
“中國股市未來幾年會跑贏美國股市,因為中國股市相對便宜,而美國股市已經牛了9年,估值也很貴了。”他認為,可以多強調一點境內配置,少做一點境外配置,且境內配置應以國內股權類為主。
第一前海金融董事長龔方雄稱,全球經濟最近確實放緩了很多,關鍵性的問題就是,這一輪周期有沒有過去?在今年尤其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會不會有改善?我們覺得首先這一輪周期應該還沒有過,下半年全球經濟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首先是美國,由於受到全球貿易摩擦、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去年最後一季度經濟放緩了很多,這種放緩會延續到今年第一季度,再加上減稅效應漸漸地消退。
但是美國經濟會不會放緩到衰退的地步呢?我們覺得可能性非常小。它營商環境很好,企業杠桿率非常低,現金流、盈利能力非常強;而美國家庭層面的負債率比金融危機前改善了很多。所以美國經濟今年大概會保持2%到3%的增長。
歐洲情況可能稍微差一點,但它整體利率環境比較低,流動性維持得比較充足。如果英國脫歐不確定性能夠緩解,那麼歐洲經濟逐漸穩定可能性很大。
全球經濟最重要的是要看中國。去年下半年至今第一季度,中國經濟放緩,是外部貿易因素和我們宏觀調控主動放緩的結果。現在政策層面已經轉向,去杠桿更加考慮分子、分母效益——你要讓它比例降下來,有一個方法還是把分母做大,你不能把分母做小,分母做小,分子做小。
再就是要深化改革,尤其通過改革開放來倒逼改革。當然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國際關係,我一直認為中美之間還是能達成一個相對比較好的協議,解決彼此之間的紛爭。其實美國的一些訴求從某種程度看也是我們改革開放的目標。我們要追求更加市場化的經濟增長模式,讓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起決定性作用。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中美間有些問題實際上可以迎刃而解。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確實覺得如果中國有市場化改革開放的決心,那麼中美貿易協議應該是可能達成的。如果達成了以後,對我們很多企業來講,他們在未來幾年發展、投資等等方面的不確定因素就會移除,中國固定資產投資、整個營商環境、出口環境都會改善。所以,下半年我們認為中國經濟逆轉向上,增長不但穩下來,而且可能會比上半年好很多的情況,應該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