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涉及全球絕大多數主要經濟體,涵蓋美英歐日等約20家主要央行——本周,國際金融市場即將在年底來臨之際,迎來一個近年來罕見的“超級央行周”!
涉及全球絕大多數主要經濟體,涵蓋美英歐日等約20家主要央行——本周,國際金融市場即將在年底來臨之際,迎來一個近年來罕見的“超級央行周”!
自從新冠疫情首度被發現以來已過去了將近兩年,而全球多國央行目前也正紛紛走上了各自不同的道路:不少央行已開始著手應對通脹飆升,而另外一些央行則仍在繼續刺激需求。這些央行間立場的分歧,很可能將在本周得到充分體現。
其中,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國央行都將在本周宣佈2021年的最後一次貨幣政策決議,這四大央行所在地區的經濟規模約占全球“半壁江山”。與此同時,瑞士、挪威、墨西哥和俄羅斯等將近16家央行本周也將舉行政策會議。
近來,新冠奧密克戎毒株的出現正讓全球措手不及。這一變異毒株對經濟增長和通脹的影響有多嚴重,將是各國央行進入新一年的關鍵考量因素。令人擔憂的是,如果變異毒株對疫苗的抵抗性更強,將迫使政府對企業出臺新的防疫限制,消費者也將不願出門消費。
因而對許多央行而言,眼下政策無論是轉變還是不轉變,都會帶來風險。如果政策收緊後,卻發現通脹威脅只是暫時的,可能會拖累復蘇。而若是經過一番等待,發現通脹壓力持續存在只得再急劇加大政策收緊力度,則更是會悔之晚矣。
TS Lombard宏觀研究主管Freya Beamish表示,“現在政策出現差錯的可能性要大得多,通脹前景正被疫情的存在所迷惑。”
超級央行周“最大看點”:美聯儲
儘管本周召開議息會議的各國央行數量極多,但美聯儲毫無疑問依然是當前全球市場上的最大看點。目前市場普遍預計,面對著近40年來最高的通脹數據水準,美聯儲本周料將不得不加快收緊貨幣政策,並為明年儘早啟動新一輪的加息週期做好準備。
近幾個月來,持續高企的通脹數據,已經讓原本堅持“通脹暫時論”的美聯儲不得不打臉般地收回了這一表述。美國勞工部上周五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11月消費價格指數(CPI)較2020年11月同比上漲6.8%,創下近40年來最大增幅,並繼續延續了今年早些時候開始的大幅升高趨勢。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美國金融經濟學家Kathy Bostjancic指出,最新的通脹數據正令美聯儲承受著更大壓力,他們處在一個非常艱難的位置上。她預計,明年第一季度通貨膨脹率將保持高位。
美聯儲官員將於北京時間週四淩晨3點發佈貨幣政策聲明,以及最新經濟預測和利率點陣圖。根據11月宣佈的計畫,美聯儲擬每月將購債規模減少150億美元,直到2022年年中結束購債計畫。但經濟學家目前普遍預計,11月CPI數據已進一步證明,美聯儲將在本周會議上宣佈加快減碼——減碼幅度很可能翻倍提高至每月300億美元,從而在明年3月就結束整個購債計畫。
此外,本周最新發佈的利率點陣圖很可能將顯示越來越多的美聯儲官員支持明年加息,乃至加息兩次或更多。
當美聯儲在9月舉行上一次季度會議時,18位決策者對明年或2023年加息的必要性出現兩派觀點——支持和反對明年加息的人數相當。但自此以後美國通脹壓力持續升高,勞動力市場持續從疫情衝擊中復蘇。
利率期貨的交易現在正押注美聯儲明年將有大約三次25個基點的加息,經濟學家的預測也與這種前景越來越一致——摩根大通上周五將其預測調整為2022年加息三次。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首席全球策略師David Kelly表示,“我認為他們現在的計畫可能是明年加息3次,2023年加息4次 。這意味著到2023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將在1.75至2%之間,仍低於通脹率。”
各國央行幾家放“鷹”、幾家唱“鴿”?
伴隨著美聯儲極有可能在2021年的收官議息會議上加速Taper的進程,同時釋放明年提前加息的信號,本周多個新興經濟體央行也很可能跟隨其一同向著更為“鷹派”的方向邁進……
彭博經濟首席新興市場經濟學家Ziad Daoud表示,“全球通脹上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貨幣走軟,已經使不少新興市場今年的利率走勢同步。美國的緊縮貨幣政策更可能會成為推動明年加息的又一股全球力量。”
從當前的市場預期看,墨西哥央行和哥倫比亞央行本周預計加息25個基點;而其他一些新興央行的加息幅度甚至會更大:匈牙利央行可能加息40個基點;俄羅斯央行可能加息100個基點;智利央行預計將加息125個基點。
當然,在主要新興央行中,也仍會有一些央行可能在本周選擇觀望。菲律賓央行、印尼央行和南非央行本周就可能會暫時按兵不動。而向來不走尋常路的土耳其央行,則更是可能再度降息100個基點,以延續總統埃爾多安以降息遏制通脹的非主流經濟學觀點。
相比於那些往往受美聯儲政策影響更大的新興經濟體,目前即將在本周召開議息會議的其他G10央行,其政策動向則可能顯得自主程度更高。除了挪威央行本周可能再度加息外,歐洲央行、日本央行、瑞士央行和英國央行本周或許尚不會向鷹派方向作出明顯轉變。
在歐洲央行方面,行長拉加德目前依然堅持認為,創紀錄的通脹最終將會消退——儘管官員們承認,持續的供應瓶頸意味著,這可能需要比最初預計的更長的時間,一些政策制定者也對該行當前的觀望感到不安。歐洲央行曾表示。將在明年3月停止緊急抗疫購債計畫(PEPP)的購買,但在週四的會議上該行可能仍將堅持擴張性的政策立場。
英國央行則可能在本周連續第二個月放市場“鴿子”——無法如其此前承諾的那樣在年底前加息。目前市場預計英國央行將把加息推遲到明年2月。眼下,英國正成為全球奧密克戎毒株爆發的“重災區”,這甚至已導致該行貨幣政策委員會(MPC)中最鷹派的成員也不再那麼強硬。上周,英國剛剛推出了新的防疫限制措施B計畫。
在日本方面,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也很可能會在本週五的議息會議上堅持其鴿派立場。目前日本的物價漲幅遠不及歐美,相比於美國逼近7時代的CPI數據,11月日本東京CPI同比僅上漲了0.5%。日本央行副行長雨宮正佳近期也曾公開表示,當前不需要調整日本的貨幣寬鬆措施,甚至如有必要將加大貨幣刺激力度。
全球金融市場會否迎來流動性大拐點?
當然,即便上述全球主要央行的利率走向在本周尚有不小的分歧,但整體債券購買計畫放緩的大趨勢,依然會減少央行政策面對全球經濟的支持。
美銀全球研究策略師預計,全球流動性將在2022年第一季度達到峰值,美聯儲、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將在明年年底前將其資產負債表規模從年初的逾20萬億美元縮減至18萬億美元。
策略師Holger Zschaepitz指出,下麵這張圖表顯示了為什麼投資者不應忽視央行政策的轉變:標普500指數今年的連創紀錄,幾乎與全球流動性的加速膨脹同步。而如果各國央行開始逐漸擰緊水龍頭,情況又會如何呢?
此外,全球間政策分歧的影響還可能導致美元進一步走強,從而引發匯率方面的緊張形勢。美元走強將會從新興市場吸引資金,破壞新興市場脆弱的復蘇。“明年美聯儲加息和美元走強,將是新興市場面臨的關鍵考驗,”Swiss Re AG駐蘇黎世首席經濟學家Jerome Jean Haegeli表示,他曾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任職。“新冠疫情造成的斷層看起來會更加持久。”
上一輪美聯儲貨幣政策緊縮週期中的美元顯著升值,就曾對部分新興市場經濟體形成較大衝擊。2014年美元指數快速升值後,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大幅貶值,不少新興市場經濟體也遭遇了大幅資本流出。
當然,目前也有不少市場人士表示,由於投資者眼下已經對美聯儲的緊縮做好了預期,儘管貨幣政策面臨進一步的轉向,市場短線面臨的衝擊可能並不會十分劇烈。近幾個月來,對美聯儲利率變動極為敏感的2年期美債收益率已持續攀升,表明債市已經對美聯儲提前加息有所消化。
事實上,研究機構LPL週末公佈的一組最新統計顯示,儘管人們對美聯儲首次加息往往存在很多擔憂,但標普500指數在過往9次美聯儲步入加息週期前的一年,依然能夠平均錄得上漲。換句話說,第一次加息可能意味著經濟在當時依然具有活力,還存在上行動能,而年內迄今美股的強勢表現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隨著唐納德·川普重新上任美國總統,全球金融市場再度進入高度波動期,投資者紛紛關注其政策對黃金與美元的影響,今天便來跟大家分享我的個人看法。
在這文章,我們將深入探討外匯市場的運作機制,並供大家選擇最佳交易時段的三大方向。
日內交易是指在同一天內買入和賣出一種金融資產,以期從短期價格波動中獲利的交易方式...
在金融市場中,美元與黃金價格之間的關係經常呈現反向波動的現象。以下是深入分析這種現象的原因與背景,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其背後的邏輯。